5月21日,“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一体化绍兴论坛”在绍兴举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参与论坛并作主题演讲,江苏长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史安娜教授应邀出席会议。林毅夫教授在《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一体化》的演讲中,从分析二战后13个高增长发展中经济体的共同特征入手,提出每个国家、地区、经济体必须按其发展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技术、发展产业。他认为,一个城市要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为政府在有效市场基础上,根据比较优势的变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来完善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安排,推动资源要素集聚重组,提升劳动生产率水平。在长三角一体化大背景下,各地既要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布局,也要借助其他地区的优势实现产业互补,才能在更大区域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林毅夫教授作主题演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巡视员、研究员宣晓伟,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智库中心主任、长三角高端智库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李继春分别作《央地关系视角下长三角一体化》《新型创新载体与长三角创新一体化发展》等演讲。与会专家学者举行圆桌论坛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十四五”期间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路径和对策。
史安娜教授在圆桌论坛发言
据悉,2018年11月,绍兴文理学院、绍兴市政府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三方合作成立“新结构经济学长三角(绍兴)研究中心”,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发挥新结构经济学领域特色优势,为省市各级政府提供智库服务,已入选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智库支持单位。